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9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由于天气寒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于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
A.道德认识水平
B.道德情感水平
C.道德意志水平
D.道德行为水平
2.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下列有关德育方法的解释有误的是( )。
A.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B.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C.品德评价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D.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3.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4.倡导民主德育观,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目标,认为( )。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知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体谅模式
5.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6.王小明同学是个学霸,但瞧不起成绩不良的同学,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班主任张老师让王小明担任班级学习互助会会长,负责辅导三个同学的英语。对此,王小明很有抵触情绪,但很快就发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既能帮助同学又能使自己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慢慢地他开始乐于与同学交往,并养成了尊重他人的习惯,这里张老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7.( )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8.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另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9.约翰·杜威写的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属于(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10.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
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王军由于天气寒冷不肯出被我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2.C【解析】道德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3.C【解析】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4.D【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该理论的特征有:1.坚持性善论;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5.A【解析】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便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成长。题干中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对外在道德作出能动反映,就是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因此选A.。
6.D【解析】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王小明担任班级学习互助会会长,是通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过程,王老师运用了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7.D【解析】行动研究法依托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把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8.B【解析】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9.B【解析】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零次信息的载体形式就称之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情报学中的一种主要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杜威的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属于一次文献,B选项正确。
10.D【解析】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具体目的是深入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或行为,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定性研究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这些信息包括各类信息,如历史记录、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与定量研究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数字来得出结论,更加关注事物的性质及其意义。故本题的答案为D。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