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测试试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时间:2017-08-24 16:19:46责任编辑:donghui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2.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中。
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中庸》
3. 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
A. 时代性 B. 经济性
C. 强制性 D. 创新性
4. 教育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5. 下列关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包括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和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B.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格莱,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
C. 永恒主义教育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6. 人们对美育功能的认识成果有三,不包括(  )
A. 对美育的直接功能的认识 B. 对美育的间接功能的认识
C. 对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的探究 D. 对美育的美育功能的探究
7. (  )是指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
A. 重点调查 B. 全面调查
C. 个案调查 D. 抽样调查
8. 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A. 巩固性原则 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 长善救失原则 D. 量力性原则
9. 课程资源的是(  )
A. 教师 B. 学生
C. 教材 D. 教学过程
10. 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采用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11.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 事实说服 B. 理论说服
C. 直接说服 D. 间接说服
1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是(  )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3. 将一段电脑上的文字排版所需要的技能是(  )
A. 态度 B. 操作技能
C. 心智技能 D. 识记技能
14.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A. 目的性 B. 认知性
C. 序列性 D. 间接性
15. 在情绪ABC理论中,B指的是(  )
A. 诱发性事件 B. 个体的情绪
C. 对事件的看法 D. 个体的行为反应
1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层次性 D. 动力性
17.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
A.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 发展学生的能力
C. 提高学生的成绩 D. 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18. 个体成功完成某一项活动任务所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 气质 B. 性格
C. 兴趣 D. 能力
19.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 0.25秒~4秒 B. 0.2秒~0.5秒
C. 2秒~1分钟 D. 5秒~2分钟
20. 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分为(  )两个方面。
A.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
C. 情绪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21. (  )认为,个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
A. 维果茨基 B. 埃里克森
C. 弗洛伊德 D. 皮亚杰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 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3. 运动员在比赛时,观众越呐喊助威,表现得就越好。这是一种社会助长现象。

4.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尊重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

2. 简述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


3. 简述行为契约法的构成。


4. 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 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白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白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白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天中午,白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白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5分钟交流会。白老师首先问:“看谁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白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于是白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后白老师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20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白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白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
白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

2. 初二年级一班的张亮是个问题学生,他成绩不好,经常与同学打架,抢同学东西,有时从同学背后推一把,有时甚至追着同学打。作为班主任,你请来了张亮的父亲说明情况,不料,张亮的父亲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说他的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转脸又对其他的老师说他的儿子这是在保护自己,免受别人欺负。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8分)
(2)作为班主任,请设计张亮问题的解决方案。(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2. B【解析】略。
3. C【解析】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4. C【解析】教育研究的原则包括:(1)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
5. C【解析】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
6. D【解析】人们对美育功能的认识成果有三:一是对美育的直接功能(即“育美”)的认识;二是对美育的间接功能(或附带功能、潜在功能,具体说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的认识;三是对美育的超美育功能(即美育的超越性功能)的探究。
7. B【解析】全面调查也称普遍调查,是指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
8. B【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9. C【解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和主要组成部分。
10. C【解析】壬戌学制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11. 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
12. B【解析】略。
13. B【解析】动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14. 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其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三大特点。
15. 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的ABC理论中A代表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代表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代表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16. C【解析】略。
17. 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8. D【解析】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19. A【解析】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为0.25~2秒。图像信息存储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存储的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
20. A【解析】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1. D【解析】略。
二、辨析题
1.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2.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的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要想成为一个班集体须具备五个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③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④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3.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题干中,运动员在比赛时,观众越呐喊助威,表现得就越好,就是一种社会助长现象。
4.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内涵: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要求: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2.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3. (1)确定希望建立的目标行为;(2)规定衡量目标行为的方法;(3)规定该行为须执行的时间;(4)规定强化与行为执行状况的联系;(5)确认由谁来实施强化。
4. (1)恰当解决同一性危机,心理状态变得稳定;(2)恰当处理独立与依赖的需求,不盲目或过度反叛,和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3)能从容面对自己的生理和身体变化,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异性的关系以及性的问题;(4)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更具逻辑性和推理性,并发展出元认知能力;(5)发展出恰当的道德水平,对如何做一个公民有所思考。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白老师采用了如下德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它是指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知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材料中的白老师通过自己理发而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自己主动去理发。
(2)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材料中的白老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去理发,而是通过自己理发以及跟学生们开交流会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主动去理发。
(3)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本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而白老师是通过学生对自己理发效果进行评价,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公认,而让学生受到教育。他的做法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2. (1)材料中学生张亮的各种不良问题行为,以及其父亲的纵容态度,暴露出其放纵型的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
(2)班主任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改善张亮的人际关系,消除其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②保护张亮的自尊心,培养其集体荣誉感;③讲究谈话艺术,提高张亮的道德认知;④锻炼张亮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⑤注重张亮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对其进行专门的针对性教育。另外,班主任要与张亮的父亲多沟通其家庭教养方式,引导其转变放纵型为民主型。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